第一百六十章 鸽子精干翻某家店-《天下第一逆贼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所以,他开口交底:“他们之所以掌握天下文脉,是因为他们掌握着这数千年的经典解释权。想要回溯正流,复辟圣人纯正的言论,需要将他们满口的之乎者也破除。
    要让圣人的教世言论,能原原本本的让百姓听得懂,而不是夹杂着他们那些人的私心。
    所以,我欲行白话!”
    于谦顿时震惊,却也有些不解:“白话……便是我们日常所说的话,这……如何能改变眼下局面?”
    朱瞻基呵呵一笑:“届时,从朝廷自上而下,用最简单的话,来说清楚一件事情。用最简单明了的话,解释圣人的言论。
    往后,若是推进顺利,我还要让科举,也去除那些之乎者也。那些整日里,考了无数遍的圣人言论,要少出现。
    一个个后学之辈,有什么资格去解释圣人的言论?我们都活在当下,科举就该考当下的事情!时事,时政。”
    于谦的嘴,几乎能将整座南海装进去。
    他现在满脑袋,如有一根大棒,在不停的敲打搅动着。
    震得他心惊胆战。
    他无法想象,当皇太孙现在所说的,针对科举要做的改革实现。这大明且不说会不会分崩离析,就是那些儒教、儒家中人,怕是要撞到午门城墙了吧。
    朱瞻基又看了一眼震惊不已的于谦,继续道:“六部三司都要参与出题,分卷分部门参与科举。你想当什么样的官,就去考什么样的题。
    而不是圣人说什么,你就去考什么。
    户部就该出计算钱粮、统筹天下的题目,兵部就该出行军作战、后勤补给、战略思维的题目,刑部必须出大明律法的题目,吏部、礼部、工部,都该如此照办。
    等到这些人都用了白话作卷,针对各衙门答卷做题。
    那一家自然不攻自破!”
    原本于谦以为自己已经彻底清除了太孙的想法。
    他以为,太孙是要破除儒家带来的坏的影响。要将圣人言论的解释权收归皇室所有。
    要天下的读书人,都少些之乎者也,认认真真的去思考,现在的大明,以及未来的大明,该如何发展。
    但是现在,当皇太孙的最后一番话出口。
    他发现自己想错了。
    他还站在山下。
    皇太孙却已经是登上了泰山顶。
    皇太孙的这番言论,是要将整个儒家的统治根基,给彻底的打破。
    以后想要当官的。
    你只能去专门研究各部的卷子,去研究朝廷和各部司衙门如何运营,去理解这大明天下,是如何强盛的。
    而不是凭着记性好、家教好,拥有着对四书五经的解释权,就能高中榜首,就能东华门外唱名。
    这才是真正的,砍在了那些拥护儒家之人的根基上啊。
    皇太孙的思路,直到此时,于谦已经彻底明了。
    先推行白话,减少儒家言论的参与。
    再从科举推行时政的问题。
    最后,便是科举彻底改革,完全剔除儒家四书五经,分门别类的出卷参考。
    这是一场浩大的演变。
    不下于一场改朝换代!
    忽然,于谦觉得自己的眼前,这片寂静的南海,突然变成了一片血海。
    他开始害怕。
    开始担心,自己会不会在这过程中,成为牺牲品。
    成为那些反抗阶层,第一个手刃的对象。
    又会不会,成为皇太孙在最后无力推进革新的时候,第一个被推出去的背黑锅的政治牺牲品。
    于谦很清楚。
    自己现在,是彻底的下不了船了。
    从他今天好死不死的,又踏出船舱,到了皇太孙身边的时候,他就已经彻底绑在了皇太孙的战船上。
    是被火烧连营,还是乘风破浪。
    于谦第一次感觉,现实脱离了他的掌控。
    朱瞻基微微一笑,拍拍年轻人的肩膀,安慰道:“你现在要是说不干了,你们钱塘于家,就去南疆砍树吧!”
    这是安慰?
    于谦当场就想,从这船上跳进海里去。
    朱瞻基又重重的拍拍于谦的肩膀头子:“这件事,要漫长的时间去实现。得一步一步来,温水煮青蛙。先行白话之事,在图谋后续。
    但我需要你,此事做成,我保你一个内阁首辅!”
    这是朱瞻基第一次向人给出承诺。
    于谦听得清楚。
    或是因为已经上了贼船。
    也或是因为眼下的许诺。
    于谦重重点头。
    朱瞻基顿时开怀大笑。
    有于谦这么一个愤青在。
    他便有了一员冲锋陷阵的大将。
    “首辅大人好!”
    “不敢不敢……”
    “下官惶恐……”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