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章:诗歌创作-《海风吻过讲台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武老师来了!快坐快坐!马上就好!”林小丽抬头招呼,声音被炉火烤得暖融融的。

    黄诗娴闻声转过头。炉火的光映在她脸上,跳跃着温暖的光晕。她的目光飞快地在武修文脸上掠过,像轻盈的海鸟掠过水面,随即又专注地回到锅里的鱼上,只是唇角不自觉地向上弯起一个小小的弧度。

    “来得正好,帮我把那盘子递过来。”她声音不大,却清晰地穿过“滋滋”的油煎声,带着一种家常的熟稔。

    武修文连忙拿起手边的盘子递过去。指尖不经意相触,她指尖的温度比炉火更烫人。他像被电了一下,迅速收回手,心跳莫名快了几拍。

    黄诗娴似乎毫无所觉,动作流畅地将煎得两面金黄、边缘微焦的杂鱼盛进盘子里。那诱人的色泽和香气,让旁边的郑松珍夸张地吸了吸鼻子:“哇!诗娴!你这手艺绝了!我看以后谁还敢说我们‘国际厨房’名不副实!香飘十里啊!”

    “少拍马屁!端菜!”黄诗娴笑着嗔了一句,把盘子塞给郑松珍,又利落地往锅里下了拍散的蒜瓣和姜片爆香,刺啦一声,更浓烈的辛香炸开。她动作麻利地倒入调好的料汁(酱油、一点糖、清水),汤汁瞬间沸腾翻滚,发出咕嘟咕嘟的欢快声响。最后撒入翠绿的葱花,迅速翻炒两下关火,将浓稠红亮的酱汁浇在煎好的杂鱼上。

    “开饭!”

    小小的方桌很快被摆满。除了香煎杂鱼这硬菜,还有清炒的小白菜,一碟郑松珍带来的榨菜肉丝,一大盆冒着热气的白米饭。饭菜的香气混合着,温暖而踏实。

    郑松珍第一个坐下,毫不客气地夹了一大块鱼肚子肉放进自己碗里:“唔!好吃!诗娴,你这火候绝了!外焦里嫩,酱汁也鲜!”她满足地眯起眼。

    林小丽也夹了一块,小口尝着,不住点头:“嗯嗯!比上次做的还好!诗娴姐,你偷偷练过吧?”

    黄诗娴给每人碗里都夹了一块鱼,最后才轮到自己。她没看武修文,只是很自然地把一块刺少肉厚的鱼腩放进他碗里,声音轻快:“练什么呀,今天鱼新鲜而已。武老师,尝尝看,小心刺。”那动作熟稔得仿佛做了千百遍。

    武修文看着碗里那块金黄诱人、裹着酱汁的鱼腩,喉头有些发紧。碗里的米饭堆得冒尖,鱼肉金黄诱人,青菜翠绿欲滴。他默默拿起筷子,夹起那块鱼肉。鱼肉外皮煎得微焦酥脆,内里却雪白细嫩,浓郁的酱香混合着海鱼的鲜美在舌尖炸开。那是一种极致的家常味道,带着烟火气的温暖,熨帖着胃,也熨帖着心。

    他低着头,吃得格外认真,仿佛碗里的是世间最珍贵的珍馐。每一次咀嚼,都像是在用力汲取这份来之不易的暖意,用以对抗昨夜那冰冷的警告。

    “对了对了!”郑松珍扒了几口饭,忽然想起什么,眼睛亮晶晶地看向武修文,“武老师,我昨天去你宿舍找你借参考书,你不在。不过……”她拖长了语调,带着点狡黠,“我在你桌上发现个好东西!”

    武修文夹菜的手顿住了,茫然地抬起头:“什么?”

    “嘿嘿!”郑松珍得意地笑了,像只偷腥成功的猫,“就压在数学练习册下面!一张信纸!上面写的……是诗吧?”

    空气似乎瞬间凝固了一下。

    林小丽也好奇地凑过来:“诗?武老师写的诗?”

    黄诗娴夹菜的动作也停了,目光投向武修文,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寻。

    武修文的脸“腾”地一下红了,连耳朵尖都染上了薄红。他完全没想到那随手写下的东西会被郑松珍看到!那只是昨夜心潮翻涌,辗转难眠时,在灯下信手涂鸦的一些散乱思绪,关于讲台,关于那些眼睛里的光,关于……海风带来的气息。他下意识地就想否认:“不,不是……就是随便写的……”

    “哎哟!武老师你脸红了!”郑松珍像是发现了新大陆,指着他的脸叫起来,声音里满是促狭,“别不好意思嘛!写得可好了!虽然我就瞄到几眼,但有两句印象特别深……”她清了清嗓子,努力模仿着一种抒情的语调,“‘讲台方寸,守望星辰初绽’,还有……‘木麻黄沙沙,低语着海的远方’!是不是?是不是你写的?”

    她念出的句子,正是武修文昨夜心绪最激荡时,无意识流泻在纸上的片段。被郑松珍这样当众念出来,他窘迫得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,握着筷子的手都僵了,讷讷地不知该如何回应:“那个……随手写的,不成样子……”

    “哇!武老师!”林小丽惊讶地睁大了眼睛,“你还会写诗啊!‘守望星辰初绽’……这说的就是我们班那些孩子吧?真美!”

    黄诗娴没有说话。她静静地看着武修文窘迫得几乎要埋进碗里的样子,看着他红透的耳根。郑松珍念出的那两句诗,却像带着某种奇异的魔力,在她心湖里投下了一颗小石子,漾开圈圈涟漪。“讲台方寸,守望星辰初绽”:这哪里是随手写写?分明是他心底最深沉的热爱与期许。她夹起一筷子青菜,放进嘴里慢慢咀嚼,眼底的光芒却一点点亮了起来,如同发现了一颗被沙砾掩埋的珍珠。

    “啧啧啧,”郑松珍摇头晃脑,故意拖长了调子,“看看!什么叫深藏不露!咱们海田小学卧虎藏龙啊!武老师,看不出来你还是个‘风流才子’!”

    “松珍!”武修文终于忍不住出声,语气带着少见的急切和尴尬,“别乱说!什么才子……”

    “哈哈,急了急了!”郑松珍笑得更欢,“好啦好啦,不逗你了!吃饭吃饭!不过……”她话锋一转,眨眨眼,“武老师,以后有新作,能不能让我们拜读一下?给咱们这‘国际厨房’也增加点文化气息嘛!”

    武修文含糊地应了一声,埋头扒饭,只想赶紧结束这个话题。然而,在无人注意的角落,黄诗娴的唇角却再次悄然弯起。她看着碗里那块他还没动过的、最好的鱼腩,又抬眼飞快地瞥了一眼他低垂的、泛红的侧脸,一种从未有过的、微甜又微涩的情绪,如同涨潮的海水,悄然漫过心堤。

    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    夜,深沉如墨。白日里喧嚣的海田小学彻底沉入寂静,只有远处海浪不知疲倦的叹息,一阵阵传来。

    宿舍里那盏十五瓦的白炽灯,散发出昏黄而温暖的光晕,勉强照亮了书桌的一隅。武修文坐在灯下,面前摊开的备课本上,工整的教案早已写完。然而,他的心思却不在那上面。

    郑松珍那促狭的笑脸和念出的诗句,黄诗娴那带着探寻和一丝了然的目光,还有她默不作声放进自己碗里的那块最好的鱼腩……像走马灯一样在脑海里旋转。他摊开一张新的信纸,笔尖悬在纸的上方,墨迹在灯下凝成一个深色的小点。

    窗外的木麻黄在夜风中沙沙作响,声音比白日更清晰,如同海浪在远处低沉的伴奏。这声音,海田的孩子,李校的信任,梁主任的支持,还有……那间小小的、永远充满烟火气和欢声笑语的“国际厨房”……点点滴滴,汇聚成一股温暖而有力的暗流,冲刷着心头的冰冷和沉重。

    笔尖终于落下,划过粗糙的纸面,发出沙沙的轻响,与窗外的树声应和。不再是昨夜海滩上的冰冷决绝,白日里那些鲜活的面孔,那些明亮的眼睛,那些温暖的瞬间,此刻都化作了笔下流淌的意象。

    《讲台的守望》

    方寸之地,非石非木,

    是星火初燃的荒原。

    稚语如泉,洗去蒙尘的铅云,

    求知的眼,凿开混沌的冰面。
    第(2/3)页